【资料图】
公转私基金经理转私后绩效特征分析:1、整体特征:整体上公转私基金经理的收益率表现更优;2、公募规模影响:在公募管理过较大资金的公转私基金经理在回撤的控制上要优于普通基金经理,且进入百亿私募的业绩适应性更好;3、公募业绩影响:在公募时期年度业绩拔尖的基金经理在进入私募后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区间业绩拔尖的基金经理的平均收益率排名优于公转私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且整体排名走势更加平稳;4、公募回撤影响:
在公募时回撤控制好的基金经理转私后适应性更强,风险调整后业绩表现更好。
公转私基金经理全生命周期绩效特征对比分析:1、整体特征:从基金经理生命周期曲线的形态上来看,大部分基金经理在公募离职前一年的业绩是显著不佳的,且大部分基金经理在管理私募产品五年后业绩出现显著下滑;2、业绩延续情况:公转私基金经理转私前后的业绩有一定的延续性;3、回撤延续情况:大部分基金经理到了私募会延续自己在公募时期的投资风格,而中低回撤组尤其是双低回撤的基金经理在私募的表现更为亮眼;4、百亿私募特征:百亿私募中,在公募和私募期间属于中低回撤组的基金经理占比更高,可见私募客户对于有绝对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还是比较认可,这些基金经理也更容易做大做强;5、小私募特征:对于在公募管理过大资金,到了私募其创立或者是任职的公司却属于小私募的基金经理来说,大部分是因为业绩不佳导致公司管理规模不大。
公转私后又转公基金经理绩效特征分析:1、大部分公转私后又转公的基金经理选择回归的原因:从公募去了私募后并不能很好的适应;2、对于部分在公募时期业绩不佳进入私募也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更换平台不见得能提升基金经理的业绩,业绩不佳也使得这些基金经理再度选择投奔公募做新一轮的尝试;3、部分基金经理公募时期业绩较好,但是进入私募后业绩不佳,回归公募后业绩又开始回暖。其在私募期间的不适应性可能有多个原因:如基金经理无法适应从相对收益考核切换到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转私后的市场行情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不符,短期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扛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既要做投资又要做公司管理,无法专注于投资等;4、也有少数基金经理在私募期间业绩表现较好,依然选择回归公募。这或与基金经理的个人追求,平台选择等因素相关;5、不能得出转私后又回到公募的基金经理更注重绝对收益,或是回撤控制的结论,因人而异。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中数据整理自第三方数据库等多个来源,但由于部分公转私基金经理的信息获取较为困难,因此依然存在着遗漏或者是信息不完整或者是错误的情况。此外基金经理的绩效表现测算结果是基于样本基金历史表现进行的客观分析,样本基金的底层数据可能存在错漏导致分析的结果产生偏差,本报告涉及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